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,經歷過1次骨鬆性骨折後,將近一半的人會再發生第2次,而有40%的老年人在骨折後一年,可能會造成失能的狀態,無法自行走路甚至臥病在床,另外60%的患者則需要旁人協助。

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殺手,約有20-24%的患者在發生髖骨骨折後的第一年即死亡,更因為骨質流失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,無明顯症狀表現,讓人無法在早期發現後即著手改善,最可怕的並不僅是因跌倒而骨折,而是在家中彎著腰背,也可能在無意中出現脊柱的壓迫性骨折!

骨質疏鬆原因


北里大學北里研究所醫院臨床副教授金子博德提到,骨骼的新陳代謝可分為骨吸收與骨形成。骨吸收指的是,骨骼中的破骨細胞對骨骼進行溶蝕作用,破壞骨骼表面,骨形成則是指造骨細胞修復骨骼被損壞的部位,進而平衡骨質密度。

而除了骨密度外,另一個影響要因則是骨質的好壞。骨質由膠原蛋白所組成,金子副教授將骨骼比喻為建築物的構造,鈣質等礦物質為水泥,膠原蛋白則比喻為鋼筋,如果鋼筋鏽蝕後便會讓建築物的支撐強度下降,即使骨密度正常,也很容易引起骨折。

東京慈惠醫科大學整形外科講座副教授齊藤充便提到,當體內持續高血糖的狀態,會讓體內多餘的單醣附著在骨骼的膠原蛋白中,使得膠原蛋白失去彈性,形成糖化骨骼且無法有效吸收衝擊力,而變得易碎。

我想分享一下我開始配戴活動假牙的實際感受,活動假牙一開始戴入口腔,口水會變很多,發音也變很奇怪,嘴巴的異物感,常常會有噁心的感覺,過一段時間去適應,還有跟牙科醫生持續修改,不舒服的感覺就會好一些,如果一開始戴活動假牙會有疼痛感,就要趕快回診,到醫院之前最好要先戴著至少2小時以上,這樣醫生比較好檢查分析疼痛的原因。一開始戴活動假牙吃東西的時候,要盡量吃軟食、少量就好,慢慢咀嚼,等比較適應才能吃一般便當的菜色,但還是不建議吃太硬的食物,例如我有一次吃炸雞,一咬下去那個外皮我痛到流眼淚,瞬間整個口腔像是被拳頭打到一樣。還有很重要的,也是很多人會忘記的就是睡覺前一定要取出活動假牙,做好清潔,我奶奶之前就不小心把三顆活動假牙,吞進去,好險最後有拉出來。

防骨鬆從生活習慣開始改善

  1. 進行可給予骨骼適當負荷的運動,增強骨骼強度
    金子副教授提到,可進行肌肉訓練,增強腿部與腰部的肌力,提升支撐骨頭的力量,避免遇到意外時反應能力太過緩慢,以臉或身體直接撞擊地面。

    此外,長期生活在無重力環境的太空人,因骨骼缺乏重力的負荷與刺激,而會急遽降低骨密度,因此平時可在身體狀況允許的範圍內,進行給予骨骼適當負荷的運動。

    像是輕輕往上彈跳,或是踮起腳尖後再由腳跟往下「咚!」的著地方式,都有助於刺激造骨細胞,增強骨骼的強度。
    活動假牙
  2. 減糖飲食與多攝取具有黏性的食物,避免糖化骨骼上身
    當體內一直處於高血糖的狀態,便容易使骨骼的膠原蛋白受損,致使骨骼糖化而易碎。日本抗老醫學專家白澤卓二便提到,平時需防止血糖急遽上升,因此需要減少甜食的攝取,飲食中則可透過調整進食的順序,如先吃蔬菜的方式,讓血糖緩慢上升。

    糖化壓力研究專家米井嘉一則提到,具有黏性的食物含有黏蛋白,而黏蛋白可包裹住糖分,控制身體對於糖分的吸收,如納豆、秋葵與山藥,都可延緩血糖的升高速度,減少骨骼糖化的發生率。

活動假牙的使用壽命有限,需要定期更換。老人習慣長期戴一副假牙,適應了以後就一直戴著一副假牙不更換。還有些老人覺得更換活動假牙過程麻煩,覺得活動假牙不更換問題也不大,實際上,一副假牙戴的時間過久,會加速牙槽脊的吸收萎縮,牙床會加速變低,建議老人每五年左右考慮重做新假牙。那麼老人戴活動假牙要如何做好假牙和口腔護理呢?首先飯後要取下假牙沖洗乾淨,漱口後再戴上。睡前把假牙摘下沖洗乾淨後浸泡在涼水中,不要用熱水或酒精,會使義齒變形。也可以使用假牙清潔液浸泡。如果戴假牙過程中出現壓痛、鬆動、咬合變低等情況,應該盡快回診,修改或更換不合適的活動假牙。就算沒有任何不適,也建議患者定期每隔半年到牙醫處檢查,發現並預防假牙的一些早期問題。本身已經無牙老人也要每天早晨用軟毛牙刷來刷洗牙齦、牙槽、舌頭與上齶。有的老年人舌苔較厚,易黏附食物殘渣,可用舌苔專用刷輕刷舌苔。對於牙齒的護理很多老年人觀念薄弱,對不清潔假牙威脅健康認知也不夠全面,以至於讓活動假牙對身體造成傷害還全然不知,所以老人一定要特別關注自己的假牙,這樣才能在發現不適應、不舒服及時調整。

活動假牙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nl82fg43x 的頭像
    knl82fg43x

    林婉竹的部落格

    knl82fg43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